無人機和機器人在應急救援領域前景如何?
固定翼|發布者
無人機啟飛
2019-09-20
隨著信息通信技術、新材料、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技術與傳統產業的深度融合,應急產業在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和新模式等方面必將迎來前所未有的機遇。以無人機、機器人為代表的智能救援產品研發進展順利,逐漸嶄露頭角,前景可期。
救援無人機發展意義
隨著無人機技術的日趨成熟和航空攝影技術的進一步拓展,我國民用無人機應用領域日益廣泛,包括:攝影測量、應急救災、公共安全、資源勘探、環境監測、自然災害監測與評估、城市規劃與市政管理、林火病蟲害防護與監測等。
早在20世紀90年代末,美國就開始將無人機應用于災害監測救援,但在我國,無人機一直未被投入地震災害等應急應用。直到2008年,汶川大地震發生,中科院研究隊伍最先嘗試將遙感無人機應用于震中災情航拍,隨后在玉樹地麻、蘆山地震等災后應急救援中,遙感無人機第一時間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多次應急救援實踐證明,無人機在震后可迅速進入災區航拍,現在還可以遠程實時指揮,實時傳回清晰的圖像;無人機成本低、易操縱、反應快,對大面積區域震害調査效率更高;有了無人機,專家可在后方集中精力,快速評估震害災情,因此具有獨特優勢。
除航拍災情以外,目前無人機技術還可實現掛載多種載荷模塊,“變身”移動的通信基站,同時具備災后運輸、投放物資、喊話等救援潛力。因此,無人機將是應急救援中不可缺少甚至不可替代的航空力量。



閱讀量3951
發布評論
暫無評論
查看更多評論
沒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