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經濟迎來新政策導向,發展步伐加速
12月23日,低空經濟領域迎來了新的政策導向,為這一新興產業的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關于加快建設統一開放的交通運輸市場的意見中,明確提出了持續推進空管體制改革、深化低空空域管理改革,以及發展通用航空和低空經濟的重要任務。這一政策的出臺,標志著低空經濟在國家層面得到了高度重視,并為其未來的蓬勃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意見中指出,要擴大空域資源供給,實施空域資源分類精細化管理,并積極穩妥推進航線、時刻等資源的差異化、精準化、協同化管理。這一舉措無疑將為低空經濟的發展提供更加廣闊的空間和更加靈活的管理機制。同時,科學合理增加臨時航線的劃設和使用,也將進一步促進低空經濟的應用場景拓展和運營效率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繼2024年全國兩會將“低空經濟”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并將其定義為“新的增長引擎”之后,中央已多次提到發展通航和低空經濟。這不僅體現了政府對低空經濟發展的堅定決心,也為相關行業的發展帶來了新的利好。為搶抓這一發展機遇,全國20多個省市已密集出臺相關政策,加入“低空競賽”,針對低空基礎設施、低空產業鏈發展、核心技術攻克以及企業培育等方面推出各類扶持政策,全力打造低空經濟發展高地。
在低空經濟的實際應用方面,多地已陸續推出低空產業基金、組建合資公司等舉措,為真金白銀的低空項目、產業賦能。例如,上海低空經濟產業發展有限公司的注冊成立,就標志著低空經濟在市場化運作方面邁出了重要一步。該公司注冊資本達9億元,六大股東均系國企,將為低空經濟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資金支持和資源保障。
此外,低空經濟的崛起也離不開技術創新和場景應用的不斷拓展。5G-A等新一代通信技術的突破性進展,為低空經濟快速發展注入了重要力量。其更高速率、更大連接、更低時延的優勢,能夠給低空飛行提供更穩定的通信保障,實現低空無人機飛行軌跡、速度、經緯度等飛行數據的精確感知,為低空空域開放和無人機在多個場景的應用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撐。
低空經濟將成為培育發展新動能的重要力量。隨著政策的持續推動、市場的不斷擴大以及技術的不斷創新,低空經濟將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然而,也需看到低空經濟的發展仍面臨諸多挑戰,如空域管理改革需深入推進、資金投入機制需進一步完善、價格形成機制需更加市場化等。因此,各方需共同努力,推動低空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為構建國家綜合立體交通體系貢獻力量。
低空經濟作為新興產業的發展代表,正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在政策的引導和支持下,各方應攜手共進,推動低空經濟不斷邁上新的臺階,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發布評論
暫無評論
查看更多評論
沒有更多了